查看原文
其他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 第三十一期:体认语言学学科建设及相关话题研究

天津外国语大学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 百家谈 2022-12-22

本/期/主/题:

体认语言学学科建设及相关话题研究

主持人:刘玉梅


主持人:刘玉梅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词

      认知语言学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高原问题。在国际认知语言学界积极探讨解决高原问题并提出了其社会转向和量化转向之际,我国一批学者也尝试修补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CL)之不足,将其发展为体认语言学(Embod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ECL。从某种意义上讲,ECLCL的两个转向不谋而合,都尝试从不同的路径深化和改进CL,但各有侧重。前者更加强调语言体验性和认知性的相互协作,通过这一术语将“体”和“认”合一,提升到同等重要地位。2019年,体认语言学专委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国际会议,以认知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之路为主题,探讨了体认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学科体系、体验的维度与体认原则、语言现象的体认解读、体认与语言习得的议题。这是我国语言学研究者从拿来主义建我话语体系的勇敢尝试。潘文国先生在贺信中称体认语言学乃新创之学术,合体验哲学与CL于一炉,通古今、会中西,意为中国语言学研究立一新门户。2020年,第二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湖南师范大学召开,以“体认语言学: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进一步探讨体认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我们期待进一步理清ECL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建构ECL的学科体系,深入挖掘相关话题的研究。正如王寅所言,ECL永远行进在探索途中,有待发展与超越。


体认社会语言学的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王 寅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关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20世纪末兴起的认知语言学(CL)则专注于探索语言表达的认知方式。这两学科都有偏颇,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可将两者结合起来,建构了认知社会语言学。国内很多学者也认真审视了CL的功与过,为弥补其不足,主张将CL本土化为体认语言学,据此认知社会语言学就可顺理成章地被修补为体认社会语言学(ECS),在此理论框架下重新审视社会语言学的议题。

ECS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同样适用于语言研究,以批判索乔二氏基于唯心论所建立的语言理论,也可补充雷约二氏的体验哲学,还可让我们在政治课上所学得的知识与语言研究结合起来。

后现代主义的体验人本观也是语言研究须认真贯彻的基本原则,这也是体认语言学与索乔二氏的分水岭。CL虽涉及到人们的若干认知机制,但未能上升到哲学的人本观角度来论述,哲学视野仍不够开阔。

社会兼认知,外部兼内部,可避免视野片面化。语言研究既涉及外部(包括社会),也涉及内部(认知),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是社会语言学的致命弱点,且“语言与社会共变”的观点明显烙上了客观主义哲学观的印记,大为不妥,无视体认语言学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的中间环节“认知”,一切社会现象须经过“认知”这一环节才能进入语言表达,若无该环节,一切皆空。

ECS的研究方法包括:

整合多路学者的观点,不断修补CL,如可将“一般认识能力”修补为“一般的社会认识能力”;将“百科意义观”修补为“共享语义观”,强调其社团共识;将“意义即识解”修补为“交际识解”,以突显语言的社会交际性;将体认语言学所强调的唯物论和人本观贯穿到ECS研究之中。

关注社会流行语,如网络词语、被XX、刷XX、云XX、汽车尾贴告示语等,以及我国媒体每年公布的当年十大流行语,它们都反映了社会当下所产生的新现象和新观念,是语言社会性研究的极好语料。

世界英语变体(Englishes)指英语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中出现的变体,如“美国英语、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香港英语”,乃至“中国英语”等,可用ECS来分析它们,特别是“中国英语”,观察其如何在各文化社团的使用中“涌现(emerge)”出诸多带地区特色的变体。

关注社会性词语,特别是那些频率高的常用词,它们是如何产生出新义的;还可调查英语中通用的汉语音译词,如土豪(tuhao)、大妈(dama)、关系(guanxi)、双规(shuanggui)、劳改(laogai)、红包(hongbao)、户口(hukou)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常用词语直接用音译法,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最佳选择,否则要啰嗦好大一阵,这也说明了中国的崛起对英语产生的影响力。

定性兼定量的研究方法普遍适用,可在定性的基础上用“社会调查、心理学试验、神经认知实验、计算机模拟”等技术手段来分析社会意义较突显的词语,揭示人们识别、理解、翻译和运用它们的社会—心理过程,研究词义如何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变异的,新义如何从众多的用法中涌现而出。

旧题新议指的是可基于ECS中的观点来分析社会语言学所关心的老议题,如用隐转喻分析网络语言、政治话语的语言特征;用动态范畴理论解释旧词出新义的途径;用认知参照点和概念整合理论解释广告语的体认机制;用识解观分析名人名家的演讲语篇,说明语言的社会性和体认性;用意象图式来解释委婉语所隐含的意义(也可结合跨语言对比)等等。

ECS认为,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协调“自己的言行”与“他人、社会”相一致的一生,在此过程中人们习得语言,学会交际,融入社会,与时俱进,便可达成Joint Attention(共视),Joint Construal(共识),Joint Salience(共显),Joint Action(共为)的“4J境界”。虽说汉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系统没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新词语、新表达、流行语”扑面而来,上了岁数的人时常不太理解年轻人之间的对话,不免叹息“老了、不赶趟了”。其实应叹息的不是年龄老了,而是“体认”老化了,语言老化了。因此为了防止老年化,年长者要善于学习新词语,防止语言落伍,才能跟上新形势,保证思想不落后。



后现代体验人本视域下的符号体认观


王铭玉  

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康喆文

陕西师范大学全球区域与城市研究院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反传统、反基础、非理性、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哲学再次将人本观重新纳入视野。后现代哲学家大力倡导从感知和体验的角度来解读心智、理解语言,揭开了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研究语言的新篇章。为了彰显后现代主义人本精神对符号学的观照,我们结合符号学中经典的三分法原理,提出符号的体认观,并将符号研究放置于符码体认、符喻体认、符间体认、符化体认和符域体认等层面展开。

符码体认: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彼此不相容或是部分不相容的符码(或语言)进行互动时,就产生了符号过程。符号传递过程体现了体认模式,这一模式基于符号与客观现实的互动和心智中的意识加工,是个体在结合个人心性和公共意识后对符号意义阐释的结果。然而传递过程中必然会遭到信息的流失,这与个体的体验与认知息息相关。因此,符号传达的过程必然带有对客观现实的体验和认知,符码组织符号文本的意义常常是体认的。

符喻体认:象似性的机制和隐喻化的思维为探寻符号意义的生成和符号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提供了体认的视角。符号经过了从现实到认知的体认过程和概念抽象过程才产生了意义,符号的表意机制也要经过隐喻的思维过程,思维过程必然离不开体认。隐喻的符号化过程实则在于初始符号与新衍生符号所指意义之间的象似性。

符间体认:在符号学视域下,隐喻现象是一种意义的增长和延伸,符号意义的生长是动态的、构建的和未完成的,意义是符号间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就是符号间性。符号间性的产生离不开主体人对符号的构建和阐释。从主体共性的角度来看,主体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民族文化、道德规范等因素综合影响着对符号意义的建构和阐释;从主体个性的角度上来看,个体的生活实践、知识储备、情感态度、心智运作等因素构成个体自身的世界图景影响着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概念化的形成。

符化体认:符号化的过程即事物变为符号,能够起到符号作用的过程。符号化的过程也是认识主体与客观世界互涉的过程。主体通过观察和感知,将未知的事物用自己认知定势中原有的符号加以识别和阐释,赋予符号新的意义。人是符号化过程的媒介,符号化必然经过人的现实体验和认知。

符域体认:符号域指符号存在和运作的空间,若从语构、语义、语用的角度看,可以包括符号之文本、符号之生成和符号之交际等内容。文本的创造者和接受者是符号交际过程中的主体,他们之间互通的体验和认识为符号文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搭建了桥梁。

笔者认为,符号的体认观需要从符号生成的内部过程入手加以阐释,也需要物理实验和客观数据进行佐证。符号化的意义世界必然是主体将符号对象“人化”了的世界,符号化的过程离不开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与认知。我们认为,从人本角度阐释符号现象具有很大的扩展空间,由此倡导建立符号学下的分支学科“体认符号学”。


体认原则及体认者、

现实和语言的相互关系

张克定

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寅对认知语言学及其体验哲学基础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理论思考和积极地创新探索,提出了体认语言学(Embodied-Cognitive LinguisticsECL)这一新的理论构想,这是对认知语言学的重大理论贡献。本文拟将体认语言学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核心原则修补为“现实体认者语言”原则,以期更好地揭示体认语言学所强调的人本观、体认观和互动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引入刘勰的“惟人参之”之说和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的“人是万物的尺度”(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之命题,为王寅体认语言学的人本观、体认观和互动观提供有力的支撑。首先,支撑一来自刘勰“惟人参之”中人的主体性及其与天地的互动性。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的首篇《原道》中提出了“惟人参之”之说,该说法无疑指出了人在与天地互动中的价值和作用,指出了人参与天地活动的主体性作用。支撑二来自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中的人本性和人的主体性。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要解释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就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人”,二是“尺度”。这一命题凸显了人在观察和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彰显了他的人本思想,因为人,也只有人,才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判断的主体,而客观世界中的事物则总是人进行观察和认识的客体和对象。

王寅将“认知语言学”修补为“体认语言学”,并把“现实—认知—语言”这一体认原则视为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实际上,“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原则在Lakoff,Johnson等认知语言学家和体验哲学家的著述中并没有被提出,而是王寅在其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经过深入思考、概括提炼和理论升华后提出的,这无疑是对认知语言学做出的重要理论贡献。这一体认原则图示为图1:

图1

然而,根据我们对王寅提出的体认语言学这一新的理论构想的理解,把“现实—认知—语言”视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是贴切恰当的,但将其视为体认语言学这一新颖理论的核心原则,则不能完全体现体认语言学的要旨,因为“现实—认知—语言”原则只包含了体认语言学中“认知加工”的“认”,而未能体现体认语言学中“互动体验”的“体”,更没有包含体认语言学人本观中进行“体”和“认”的主体——人。我们认为,要揭示体认语言学的人本观、体认观和互动观,就应该把“体”、“认”和“人”三者全都包括进来。首先,把“体”补充包括进来,就和原有的“认知”构成了“体认”;其次,把进行“体”和“认”的“人”也包括进来,就有了“体认者”;第三,再把其中的横线改为双向箭头,就可揭示现实、体认者和语言三者的互动性。这样,“现实—认知—语言”这一本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就可修补为“现实体认者语言”这一新的体认原则,即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据此,图1就可修改为图2。

图2 体认语言学的体认原则

修补后的体认原则比较充分地体现了现实、体认者和语言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中,作为体认者的人具有显而易见的主体性作用,这种主体性作用既体现于体认者对现实的能动体验和认知加工方面,又体现于他能够运用语言表达其对现实之体认结果方面。同时,现实不只是体认者进行体认的被动对象,语言也不只是体认者用以表达现实的被动工具,现实和语言因各自所具有的特性往往会反作用于体认者,会对体认者的体认和表达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限制和制约作用。

下面以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为例对现实、体认者和语言之间的互动作用加以佐证,空间关系是体认者对客观事物的能动观察、体认并概念化的结果。作为体认者的人往往是以自身的身体构造来体认现实的。例如:

(1)The dog is in front of the tree.

此例表明,体认者在体认the dog和the tree的空间关系时,是把自身的“前/后”特征投射到了本无这一固有特征的the tree之上,赋予其“前/后”特征,使其朝向体认者的一面为“前”,从而识解出“the dog在the tree前面”这样的空间关系。

体认者依据其对客观世界中物质实体的感知和体验把可动实体的可动性特征赋予或投射到不可动实体之上的认知机制使然。例如:

(2)The highway runs between the bluff and the river.

体认者既可以将其识解为如例(2)所示的动态的非现实空间位移关系,也可仍将其识解为如例(3)所示的静态的现实空间方位关系。

(3)The highway is between the bluff and the river.

这就进一步说明了体认者在体认现实、表达现实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性作用。但是,在强调“现实体认者语言”这一体认原则中体认者的主体性的同时,不能忽视现实和语言对体认者的反作用。

王寅在对认知语言学及其体验哲学基础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体认语言学,是一种颇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构想。刘勰之说和普罗泰戈拉之命题与体认语言学的主张完全契合,有力支撑了体认语言学的人本观、体认观和互动观。针对王寅归纳提出的体认原则之不足,我们提出了修补意见,把“现实—认知—语言”这一体认原则修补为“现实体认者语言”,这一新的体认原则也更好地体现了现实和语言对体认者这一主体的反作用,凸显了体认者、现实和语言三者的互动性。


体认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

互动性视角下的

英汉跨类表量结构对比研究

李勇忠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鑫颖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在英汉语言系统中,均不乏跨类表量现象。量词语言的多功能性是跨类表量结构产生的内在根源。对于英汉跨类表量现象的考察,能够帮助阐明量词的更迭性发展规律,是探析中英语言动态性差异的新视角。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注意到跨类表量结构的存在,并进行了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研究。但还未涉及英语跨类表量结构的探析。英语跨类表量结构的特殊性导致了其相关研究的匮乏性。本文旨在解决三个研究问题:(1)英语语言系统中是否存在跨类表量结构?(2)英汉语言系统中跨类表量结构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3)跨类表量结构的认知机制和现实化机制是什么?

后现代哲学主义视域下,体认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之间具有镜像互动性。将体认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进行互动融合,能够优势互补,发掘多语言对比的最大阐释效能,实现最大阐释效果。基于这一思路,本文对英汉表量结构进行了再范畴化。在汉语跨类表量结构表征中,名量词子范畴表量结构和动量词子范畴表量结构进行组合式融合,可以形成个体集合交融型、事件动作交融型、个体事件交融型、个体动作交融型、集合事件交融型、集合动作交融型、个体事件动作交融型、集合事件动作交融型、个体集合事件交融型、个体集合动作交融型、个体集合事件动作交融型表量结构等十一大范畴。在英语跨类表量结构表征中,基于其语言形式的特殊性,各子范畴表量结构间相互融合,可以形成集合事件交融型、度量容器交融型、度量事件交融型、容器事件交融型、数量事件交融型、事件形状交融型、度量容器事件交融型、数量事件形状交融型表量结构等八大范畴。

英汉跨类表量结构间存在着纷繁复杂的辩证关系。汉语跨类表量结构间具有更好地融合性和集约性,通用度更强,认知经济程度更高;而英语跨类表量结构融合性更弱,跨类类型更具离散化,通用度不强,认知经济程度更低。此外,汉语跨类表量结构的跨类分布更具多样化,在浮游过程中产生横向主题化移位和纵向主题化移位;相比较而言,英语跨类表量结构的跨类分布则颇具单一性,在浮游过程中只呈现纵向主题化移位。

体认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互动性研究关注语言表征形式和认知概念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认知概念结构蕴含具身体验性,在客观世界的不同语言族群中现实化为不同的语言表达,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现实化机制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以不同语言族群中的语言形式为出发点,在人类思维中抽象化为不同的认知模式,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语言的体认机制。在体认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互动性视角下探析英汉跨类表量结构可以发现,“再范畴化-去范畴化连续统”动态转换机制具有现实化作用;“提取-激活-扩散”体认语义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阐释表量结构“跨类”的缘由。


“裸X”中“裸”意义重构的体认语言学探讨


廖光蓉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X”的意义也在变化,然而其某些变化与引申还不一样,视为在线重构更为合适。基于已有研究,在体认语言学观照下,探讨“裸X”中“裸”意义重构有助于揭示其意义变化的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其实质。体认语言学强调,以体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探究语义的体认理据。而“X”所标记的事物/事件概念,即人体认的结果,对“裸”义重构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裸”本义为“没有衣服遮盖的身体”,引申义有二:一是“动植物外面没有毛、羽、鳞、甲或其他东西包裹的”,二是“兽类短毛的”。第一个引申义是中心义,到了现代汉语第一个引申义的部分即“没有东西包裹的”更是中心义,其可分解为三个义素:“没有”、“包裹物”和“包裹”,其中“没有”是中心义素,“包裹”是次中心义素。

意义建构是指语言促发不同复杂程度的新颖的认知表征的过程,也即概念化,基于体认和体认对象最吸引人眼球的成分,依靠主观性、语境、主体间性,通过直陈、隐/转喻、整合、类推、或仿拟对体认对象进行概念化。“裸”义的重构即其义素只转换、脱落与回补或只脱落没有回补。之所以说“裸”义是重构,是因为与意义引申或意义演变有很大的差异,即不是其中心义触发的,换言之,不光是基于体认结果“裸”概念框架,还基于体认结果“X”概念框架,而且后者的制约作用更大。“裸X”中“裸”的意义重构有以下四种情形:义素转换;脱落两个义素后,只回补一个义素;脱落两个义素后,回补两个义素;脱落一个义素后,没有回补义素。值得注意的是,“裸”的义素数量可减少至一个即“没有”,呈现出虚化/语法化的强劲势头,有可能会进一步虚化,最终成为一个前缀。其他语言如英语也有大量的否定前缀,如可表“无”的a-和dis-,分别虚化自希腊语和拉丁语。“裸”虚化为前缀,需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加在内含“用包裹物义素的动词前,如有可能说“裸裹”。

通过分析具体语料可知,“没有”、“衣服”、“遮盖”这三个义素存在的前提为“裸”修饰“身体”,当“裸”修饰的对象不再是“身体”后,因为修饰对象概念内容的不同,会对“裸”的次中心义素“遮盖/包裹”或第三个义素“衣服/包裹物”或两者进行调整,结果便是“裸”中义素的脱落和回补。回补的理据是就是体认结果即概念框架和语境的共同作用。意合言语的生成需对体认结构的巧妙识解和具有较高的完善程度以及对语境的完全驾驭,其理解则离不开语境和概念框架。

“裸”+名词中的“裸”义重构应是人类自然语言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如英语中的naked street(意为“没有任何交通标识、路标或者信号灯的街道”),日语中的“裸の特異点”(意为“没有视界包围住的引力奇点”),但是“裸”+动词中的“裸”义重构,尤其是“裸”+内含义素“用包裹物”的“包裹”类动词却是汉语较为独特的现象;再则“裸X”中的“X”还转喻,如“裸机”(意为“没有加入通信网的手机、寻呼机”“没有配置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的计算机”),其中的“机”(意为“机器”)简单转喻,类“机器”代种“手机/寻呼机/计算机”;还有“裸色”(意为“与肤色接近的颜色”)中的“裸”,复杂转喻,首先整体“没有衣服遮盖的身体”代部分“肌肤”,然后整体“肌肤”代整体“肌肤”+部分“颜色”,最后述宾式短语部分“肤色”代整体“接近肤色”。这些现象的发现有助于揭示汉语的实质,反过来能更深刻认识汉语,而后走向世界,让世界更为全面地认识人类语言的多样性,为不断发展、完善现代语言学理论,做出汉语独特的贡献。

进一步的研究可首先进行语内对比,例如在汉语内部对比“裸”与“光”,在英语内部对比naked,bare和nude;然还可进行双语对比,最后还可选择类型学视角。


基于体认识解机制的汉语修辞格分类研究


刘玉梅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Turner指出,修辞学是最古老的学科体系之一,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修辞与思维、理解的关系及其社会文化因素,但尚未形成统一解释框架。国内有学者提出构建认知修辞学的思路并在这一领域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当前修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描写多,深入分析修辞格、修辞方式形成机制的理论探索较少,且大部分聚焦比喻和隐喻研究,修辞格的概念功能及其形成的认知机制研究尚付阙如。随着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等新兴理论的发展,中心和边缘语言现象的探讨显得同等重要,深入分析修辞格的形成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王寅认为,语言是人对现实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并以强调语言的客观性、实践性、普遍性等特征,以强调语言的主观性、折射性、差异性等特征,进而提出语言体认观,建立体认语言学。我们尝试在体认语言学框架下考察修辞格的体认基础和分类。

我们认为,修辞格作为一种特殊语言现象,也系统地根植于人类一般经验和认知能力中。一般而言,人在体验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在激活的认知域中锁定熟悉的对象作为参照点(R)达至认知目标(T)。不少常规语法现象(如所属格构式)体现了这一认知方式。但若在体验和概念化过程中通过精细化、调焦、突显、视角化等认知操作改变R到T的常规认知路径,便可能产生修辞性认知,形成修辞性表达,一旦在言语社团固化则可成为修辞格构式。修辞格与其他语言现象一样,也是人们体验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体现了概念主体对世界的感知体验和概念化过程和结果。不同在于,修辞格是一种改变了常规路径的体认方式,反映了体认上的变通与超越,即人在体认现实的过程中,常会突破常规,寻求变通,用超常方式来认识世界,最后用修辞性语言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独特理解。正如Gibbs所言,修辞反映了人们认识和理解自身经验和外部世界的体认图式。那么要了解语言中的修辞格现象,就需要知道它所包含的体认图式。

我们尝试结合体验观、认知参照点原则和识解观,解释体验性识解操作对R→T常规认知路径的影响和改变,揭示这种超常体认方式所产生的修辞性表达。我们认为,修辞格体现了概念主体对世界的感知体验和概念化的过程和结果,反映了人们认识和理解自身经验和外部世界的体认图式。根据体认路径的细微变化,可尝试将修辞格可分为详略描述类、突显刻画类、视角选择类、焦点调变类。


排版:孙昱峰

审核:周和军 杜树标

2021-09期,总第31期

主编:王铭玉

副主编:田海龙 姜龙范 郭太 刘宏伟

相关链接:

首期开篇:专家与您共话文明之传播

第二期:话语之互动

第三期:“后疫情时代”国际关系研判

第四期:学悟齐进,译研相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感悟

第五期:文化之外译

第六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第七期:《“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推动后疫情时代媒体融合发展  讲好中国故事

第八期:新全球化与文化传播

第九期:“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判

第十期:文明传播与互鉴

第十一期:新文科,新变革

第十二期:文章翻译学

第十三期:文明互鉴中的文化自信

第十四期:日本国家战略定位与中日关系走势

第十五期:符号学王国

第十六期:政治文献的外宣翻译

第十七期:丝路文化与东方文学的交流互鉴

第十八期: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与全球治理

第十九期:时代呼唤翻译哲学

第二十期:翻译与文化交流

第二十一期:互动·多元——跨世纪学术研究的主题思维

第二十二期:法律翻译

第二十三期:中俄文明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聚合性”意识

第二十四期:中央文献英译研究需要理论创新

第二十五期:中俄文学交流

第二十六期:政治文献翻译与政治话语的再创造

第二十七期:文明互鉴语境下的中国语言学研究

第二十八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

第二十九期:时代重任与多元外语人才的创新培养

第三十期:央文献外译天外师生谈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上线啦!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投稿须知

《“文明互鉴•文明互译”百家谈》专栏参考指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